“郭永怀论坛”第六讲----杨玉良院士

时间:2019-05-21浏览:559

2019517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了“郭永怀讲坛”第六讲,邀请中国科学院杨玉良院士作了题为“基础与应用——我的个人体验”的报告。杨玉良院士曾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委员会主任。

          报告会在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举行,校长包信和院士、我院党委书记葛学武和在校院系领导出席了报告会,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近300人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由刘世勇教授主持,包信和校长首先为报告会致辞。包校长对杨玉良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回忆了与杨院士共同在研究生时期的难忘时光,并简要介绍了杨院士的研究方向与成就。包校长向大家介绍了“郭永怀讲坛”的设立初衷,郭永怀先生曾担任我校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举办“郭永怀讲坛”,是为了纪念郭永怀先生,大力弘扬自“两弹一星”伟业以来中国科大科教报国的优良传统,号召科大人关注国际科研前沿,投身于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包校长表示,杨玉良院士的精彩报告一定会让大家印象深刻,大有收获。

             杨玉良院士对中国科大和包校长的邀请表示感谢,随后,他从自身经历谈起,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普通农家孩子到工农兵学员,再到取得复旦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出国留学、一步步踏上科研之路的人生历程。其中,下乡当知青,做大队“赤脚医生”的经历令同学们印象深刻,也对杨院士笑对人生、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杨院士还特别以高分子流变学中的“伸长(拉伸)流动”问题、在PPR管材生产中易出现轴向破裂现象这两个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通过分析、计算和实验等科研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展示了他在面对科学问题时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杨院士没有局限于大家固有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客观分析找到了问题根源所在,值得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学习。

             报告内容结束后,现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杨院士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他鼓励同学们要深入实践一线,感受问题,而不能闭门造车,并特别指出夯实数理基础的重要性,培养数学思维,善于从数学角度入手,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对于包括各类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他还对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杨院士的报告语言生动、幽默,善于结合自身经历,通过举例、类比等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专业性概念,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同学们获益匪浅。

在会场,包信和校长还向杨玉良院士颁发了“郭永怀讲坛”的证书。

             报告会开始前,杨玉良院士在环境资源楼教工之家与我院研究生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几名研究生向杨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一些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杨玉良院士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同学们在研究方向上的困惑,他指出,一门学科不应排斥其他学科,现在的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只有不局限于本身学科的束缚,才能做出更有价值的工作。杨玉良院士通过生命科学举例,大部分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本科都不是学生命科学的,然而正是他们的数理化基础使得他们在生命科学这条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杨院士还教诲大家,没有不值得研究的课题,只有会不会做以及做得好不好。同时,杨院士还解答了同学们在包括科学家应有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以及现行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