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位教授在中科院院士增选大会上当选院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05浏览次数:455

   在11月3日至7日召开的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评审暨选举会议上,我校李曙光教授、吴奇教授、陈国良教授、侯建国教授、郭光灿教授(以上以姓氏笔画为序)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次我校有5位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人数在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也是我校1999年以来当选院士人数最多的一年。喜讯传来广大师生员工欢欣鼓舞,党委书记郭传杰、校长朱清时已委托校党政办公室,代表学校和党政领导班子向5位教授分别致电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们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本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会议分5个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了评审,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认定。                          

                          (党政办公室)

   吴 奇教授,1955年生于安徽芜湖。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1987年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博士学位,1987 年至1989 年继续在该校作博士后。1989年至1992年,德国BASF研究中心任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同时受聘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吴奇教授的研究横垮高分子科学和胶体化学两个方面。他有关高分子折叠与组装方面的工作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他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高分子单链可以从伸展的无规线团变为蜷曲的均匀球体,相关内容已写入了美国新编教科书 Polymer Solution中,并先后有6篇文章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多次被国外实验室引用。他建立的有关纳米粒子稳定的 “安-吴作图法”基于简单的结构模型但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文章在Macromolecules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著名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和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特邀他撰稿总结了这方面的工作。到目前为止, 他有关高分子科学方面的工作仅在影响因子3.0以上的国际期刊上就发表论文166篇,他引次数1180次。吴奇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学会全国高分子年会大会特邀报告奖,香港Croucher基金会杰出研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吴奇教授目前担任国际聚合物表征年会科学委员会委员,IUPAC Polymer Network Group 委员会委员,Polymer Networks & Blends,高分子学报,化学物理学报等五个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也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等十二个单位的客座教授。